百年伍中.延陵舊事:是家族故事,也是臺灣歷史;是一部生意經,更是永遠的商業傳奇
百年伍中.延陵舊事:是家族故事,也是臺灣歷史;是一部生意經,更是永遠的商業傳奇
定價
$379.00 TWD
定價
售價
$379.00 TWD
單價
/
每
內容簡介
一個百年貿易家族的變遷史
如同臺灣在經濟與政治變革中的縮影
是家族故事,也是臺灣歷史;
是一部生意經,更是永遠的商業傳奇
「我們需要故事,讓好的故事流傳下去!」
如同臺灣在經濟與政治變革中的縮影
是家族故事,也是臺灣歷史;
是一部生意經,更是永遠的商業傳奇
「我們需要故事,讓好的故事流傳下去!」
如今的四、五年級生對於「伍中行」應該不陌生,臺灣光復初期,伍中行以其販售的「南北貨」在民生食品及飲料零售領域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尤其讓小說家朱天心難忘的是得之不易的零食,「我們三姊妹最愛的山楂糕,與比較貴的零嘴——牛肉乾,在那個年代,這真的不是常常吃得到的啊!」
追溯至臺灣日據時期,即西元1900年到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伍中行」接手了西村商會在臺灣經營了長達45年的成果,並受其對臺灣食品工業的深厚研究及發展影響,開始致力於開發臺灣特產「烏魚子」,同時成功研發出具有臺灣風味的高級罐頭食品。
儘管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南北貨需求減少,年輕一代對伍中行可能不太熟悉,但對許多中老年人而言,到「伍中行」購物及置辦年貨卻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本書旨在透過爬梳吳家六代家族的故事,串聯日據時期高級商行——西村商會及伍中行的興衰與轉型,並陳出臺灣百年來商業歷史的重要面向。同時,也將反映出大時代變遷如何牽引著企業及個人,在歷史的長河中傳承與創新。
◎「伍中行」的前身──西村商會
現今大多數人知道的伍中行,多半是以點心、烏魚子,以及南北貨銷售出名。但少有人知道的是「伍中行」的前身,是在日據時代臺灣發跡,商業版圖橫跨臺灣、日本、中國,營業範圍遍及進出口、民生用品與房地產的「西村商會」。
世居臺南的貿易家族延陵堂,為什麼會與西村商會產生關聯?又是如何進入西村商會,並與其合作?成為臺灣連鎖商店的濫觴?
◎走過日據時期的百年貿易家族,反映出什麼樣的臺灣史?
在那個戰火彌漫的時代,個人和家庭乃至企業的命運往往與國家的政局密切相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吳家經營的延陵堂家族企業看準機會崛起,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從西村商會轉變為伍中行並非偶然,也不是經營理念改變,更不是受市場競爭驅使,而是源於時局的轉變,讓這個跨國商社被迫轉型。
吳氏家族與臺灣伍中行的前身─—西村商會有著深厚的根源。日據時期後,也可以看到這個來自日本的家族企業——西村商會身上,如何因應大時代的轉變契機。除此之外,本書還細談吳家與西村商會面臨二次大戰後政權轉移至國民政府遷臺的情境。西村商會如何轉型為「伍中行」?新政權帶來新變革、新勢力,也帶來新的轉機。
◎品味與文化——富過三代才懂吃穿
過去,西村商會以帝國的擴張作為起始,把日本的商品賣到帝國足跡所到之處;伍中行則直面政權的轉移,乘勢而起,成為高級食材的代名詞。然而,當過去的種種已經無法符合新時代的需求,伍中行如何在新時代與時俱進開創出一個新的可能?
府城延陵堂作為一個在臺灣代代相傳的家族,然而對第六代吳傑熙而言,家族的興衰並未有太多遺憾。他說,「我是富六代,也是負六代;富的是品味,負的是傳承,......『富在文化上』才是我所追求的,也是祖父和父親潛移默化教導我的信念。」
吳傑熙將厚實的門第根柢與爺爺、父親兩代仕紳與文化底蘊的薰陶,內化為新的養分。新的百年伍中‧府城延陵堂,以「茶」為起點,延續伍中行對高級食材的品味及誠信,開發出一系列極致食材,把舊文化帶進新傳承,也是接下來重新整步出發的百年伍中‧府城延陵堂最重要的目標。
「我知道傑熙想『傳承』的,不單單是吳家的百年風華,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菁華;這本書要『傳遞』給讀者的,遠不止於過去老伍中的興衰起落,更有廿一世紀屬於每個人的起承轉合。」——蔣方智怡 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聯合推薦
許水德|前考試院院長
黃大洲|前臺北市市長
蔣方智怡|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陳新民|前司法院大法官
葉放|中國當代園林藝術大師
馬可‧赫尼格|中德文化交流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傑熙——口述
臺灣著名茶人,臺南人,延陵堂吳家第六代掌門人,也是臺灣南北貨最著名的「伍中行」大股東。在企業面臨第三次轉折時,毅然決然重新定位百年老店,百年伍中‧府城延陵堂也將透過舊傳承、新思維,打造新的企業版圖,期待將臺灣的優質食材、特色茶品推向全世界。
裴凡強——採訪撰文
譜名澤一,政治大學歷史、俄文雙主修畢業,喜歡素食鍾愛寫作,作品內容:從東沙、南沙、曾母暗沙,到李洋、俄羅斯、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並譯有《戈巴契夫冷戰回憶錄》《我從戰爭來:烏克蘭烽火手記》。這次撰寫半個世紀伍中行,一百多年延陵堂的歷史,以及其傳人吳傑熙先生繼承家業的事情深有所感,希望這些動人的故事,能更廣為人所知。
吳傑熙——口述
臺灣著名茶人,臺南人,延陵堂吳家第六代掌門人,也是臺灣南北貨最著名的「伍中行」大股東。在企業面臨第三次轉折時,毅然決然重新定位百年老店,百年伍中‧府城延陵堂也將透過舊傳承、新思維,打造新的企業版圖,期待將臺灣的優質食材、特色茶品推向全世界。
裴凡強——採訪撰文
譜名澤一,政治大學歷史、俄文雙主修畢業,喜歡素食鍾愛寫作,作品內容:從東沙、南沙、曾母暗沙,到李洋、俄羅斯、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並譯有《戈巴契夫冷戰回憶錄》《我從戰爭來:烏克蘭烽火手記》。這次撰寫半個世紀伍中行,一百多年延陵堂的歷史,以及其傳人吳傑熙先生繼承家業的事情深有所感,希望這些動人的故事,能更廣為人所知。
目錄
推薦序
許水德|耄耋之年思故人
黃大洲|飲茶之時,時常想起的好夥伴
蔣方智怡|我的兩個世交
陳新民|百年儒商——府城延陵堂的故事
葉放|行中行 堂上堂
馬可‧赫尼格|獨特的寧靜與品味
序 / 傳承百年伍中.傾訴延陵舊事
第一章 臺北銀座,西式洋行的濫觴
‧陌生人的電子郵件,百多年前的祖孫情緣
‧文林郎吳日三,延陵堂來臺灣
‧吳炳榮到吳燮堯,從大清國到日據
‧新時代新機遇
第二章 西村商會與府城延陵堂的臺灣傳奇
‧西村先生臺南租地,商會成為連鎖濫觴
‧我們都是季札後人、延陵子孫
‧吳棟樑完成學業,進入西村商會工作
第三章 從西村商會到伍中行,從日本老闆轉為臺灣老闆
‧西村商會在臺灣四十五年的經營成果
‧西村商會改頭換面日本老闆交棒臺灣老闆
第四章 伍中行的華麗轉身:賣日本人、賣美國人、賣臺灣人
‧戰後的情況 面對的問題
‧前門放炮 後門上吊:杜月笙與葉劍英拯救伍中行
‧業績:從一億到一億
‧「品味」「品格」——吳棟樑、吳義雄培養出的吳傑熙
第五章 每家老企業都該面對的課題
‧走過歐洲來到上海,回到老伍中的原因
‧伍中行的長期問題與可能的解方
‧吳傑熙在做的事:重新打造 留存初心
‧結論
後記
附錄/
府城延陵堂大事記暨歷代主要繼承人簡介(1837-)
許水德|耄耋之年思故人
黃大洲|飲茶之時,時常想起的好夥伴
蔣方智怡|我的兩個世交
陳新民|百年儒商——府城延陵堂的故事
葉放|行中行 堂上堂
馬可‧赫尼格|獨特的寧靜與品味
序 / 傳承百年伍中.傾訴延陵舊事
第一章 臺北銀座,西式洋行的濫觴
‧陌生人的電子郵件,百多年前的祖孫情緣
‧文林郎吳日三,延陵堂來臺灣
‧吳炳榮到吳燮堯,從大清國到日據
‧新時代新機遇
第二章 西村商會與府城延陵堂的臺灣傳奇
‧西村先生臺南租地,商會成為連鎖濫觴
‧我們都是季札後人、延陵子孫
‧吳棟樑完成學業,進入西村商會工作
第三章 從西村商會到伍中行,從日本老闆轉為臺灣老闆
‧西村商會在臺灣四十五年的經營成果
‧西村商會改頭換面日本老闆交棒臺灣老闆
第四章 伍中行的華麗轉身:賣日本人、賣美國人、賣臺灣人
‧戰後的情況 面對的問題
‧前門放炮 後門上吊:杜月笙與葉劍英拯救伍中行
‧業績:從一億到一億
‧「品味」「品格」——吳棟樑、吳義雄培養出的吳傑熙
第五章 每家老企業都該面對的課題
‧走過歐洲來到上海,回到老伍中的原因
‧伍中行的長期問題與可能的解方
‧吳傑熙在做的事:重新打造 留存初心
‧結論
後記
附錄/
府城延陵堂大事記暨歷代主要繼承人簡介(1837-)
序
序
傳承百年伍中.傾訴延陵舊事
蔣方智怡|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寒夜客來茶當酒,這首南宋詩人杜耒的〈寒夜〉,可能是中國文學與茶相關的作品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一句吧。
作序的這一晚,臺北很冷,約莫只有七、八度,但一樣有好幾位,為了選到好茶而上門的客人,我沏了一壺﹁金茗綺羅香﹂招待。上我們府城延陵堂來的客人,為的只是茶,或許也為了我這個主人經商態度堪稱誠正信實,總之賓主之間誰也不會把茶拿來當酒,或是當成其他的替代品。但跟詩人所寫的「竹爐湯沸火初紅」倒是完全吻合,為了泡茶所需的熱水,我永遠是準備好的。
我跟阿公與父親最相像的地方,就是我們都愛喝茶、品茶、研究茶,阿公與父親,也在一杯杯鐵觀音,一壺壺烏龍茶之間,讓我日積月累了大量的知識,也令我明白,這不僅僅是表面上的一杯「好喝液體」,反而是門大學問:且這不是一蹴可幾,骨子裡是千年文化,蘊藏著的是中華風雅,享受的是品茗過程,就連看似簡單的煮茶,也都是工夫。而對現在的我來說,其中最大的意義上,就在於只要有茶的芳香,就足以讓我感到生活的一切,與阿公和爸爸在世的時候無異;而在佳茗的滋味中,又完整地保留了我與這兩位至親曾共同享有的全部,一如封存在樹液包覆之內,成為透明琥珀中的石炭紀生物,亙古不變,茶——就是我心中的永恆,我眼中的傳統,也是我一切的動力來源,茶是嗜好,也是依戀,是無以倫比的重要載具,一口茶入喉,總能緩解我對他們的思念之情。
道光十七年,我的天祖吳日三公,肩負朝廷使命,帶著祖上府城延陵堂的祖宗牌位,自福建洛溪渡海來到府城,至今已歷一百八十七個寒暑,這期間時而烽火交織,時而暗潮洶湧,時而風平浪靜,但若加上臺灣民主國,政權更迭,幾達四次之多;在日據時代,則因為日本人開設的西村商會向曾祖父吳燮堯公承租倉庫,使得阿公吳棟樑公因緣際會入社工作,而在一九四五年後成為改組後由「五個中國人所經營的『伍中行』」骨幹,並在一九八○年代只差一步,就能夠將老店注入新生命成為臺灣便利商店鼻祖,而爸爸則在政界奉獻一生,從連主席、水公、黃市長以及蔣方智怡女士等推薦序中,都能看得出來父親生前「但問自己耕耘是否認真,不求收穫有所回報」的苦幹實幹精神。而上述三位長輩不約而同對我有所期許,鼓勵我除了好好繼承家業之外,也該聚精會神在文化傳承上。在這方面,所指的就是我將伍中行南北貨的成千上百產品中選出,並投入全部心血的茶葉,在回顧家族故事與自我責任之時,我往往想起更宏觀的歷史背景,希望在伍中行老店建築成為市定古蹟永久保留給後人,還有我正在進行的茶葉認證系統之外,還能更深入地做些什麼。
就像本書貼切的書名副標,我雖是當之無愧的富六代,但富的不是金錢,而是富有相關文化的知識;同時我無疑地也是負六代,因為在過去十幾年間,我深知自己肩負重責。所以,我在YouTube 上製作過茶葉相關的短視頻與伍中行形象影片;多次在兩岸接受電子媒體與傳統紙媒之專訪,希望藉由大眾傳播工具的平台,以幾分鐘時間或幾頁的篇幅傳達給閱聽人,同時間,我還在大陸的微博公眾號與微信小程式上開有以﹁延陵堂主人﹂為名的帳號,配合時令或節慶,以多樣性的話題,傳遞茶的文化與美學,且廣受好評,也舉辦過探討茶道的茶會,但是我總覺得這還不夠,我一直希望的,是再以文字留下紀錄—— 必須出一本書。
要出一本有意義有深度且好讀的書,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感謝主!有「出色文化」的陳社長,以及她旗下的優質編輯團隊,出色地製作;也有作者裴凡強在酷暑盛夏每天事無鉅細地密集採訪,才得以大功告成,就以此序一併道謝,當然也要再次向為本書撰寫推薦序的連主席、許水德水公、黃市長大洲以及蔣方智怡女士,致上誠摯謝悃,只可惜慢了幾步,沒能在水公生前成書親手奉上。
時代不是誰的時代,時代屬於每個人。在這本書中,出現的人事物,有屬於我們先人的已逝時代,你我正在生存的當代,還有將來的後代—— 當下就是未來的歷史,能留下這本書為過去一百八十七年的見證,雖然「終不似,少年游」,但仍深感快慰,僅以此書,獻給天祖父吳日三公以降的先祖在天之靈。
傳承百年伍中.傾訴延陵舊事
蔣方智怡|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寒夜客來茶當酒,這首南宋詩人杜耒的〈寒夜〉,可能是中國文學與茶相關的作品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一句吧。
作序的這一晚,臺北很冷,約莫只有七、八度,但一樣有好幾位,為了選到好茶而上門的客人,我沏了一壺﹁金茗綺羅香﹂招待。上我們府城延陵堂來的客人,為的只是茶,或許也為了我這個主人經商態度堪稱誠正信實,總之賓主之間誰也不會把茶拿來當酒,或是當成其他的替代品。但跟詩人所寫的「竹爐湯沸火初紅」倒是完全吻合,為了泡茶所需的熱水,我永遠是準備好的。
我跟阿公與父親最相像的地方,就是我們都愛喝茶、品茶、研究茶,阿公與父親,也在一杯杯鐵觀音,一壺壺烏龍茶之間,讓我日積月累了大量的知識,也令我明白,這不僅僅是表面上的一杯「好喝液體」,反而是門大學問:且這不是一蹴可幾,骨子裡是千年文化,蘊藏著的是中華風雅,享受的是品茗過程,就連看似簡單的煮茶,也都是工夫。而對現在的我來說,其中最大的意義上,就在於只要有茶的芳香,就足以讓我感到生活的一切,與阿公和爸爸在世的時候無異;而在佳茗的滋味中,又完整地保留了我與這兩位至親曾共同享有的全部,一如封存在樹液包覆之內,成為透明琥珀中的石炭紀生物,亙古不變,茶——就是我心中的永恆,我眼中的傳統,也是我一切的動力來源,茶是嗜好,也是依戀,是無以倫比的重要載具,一口茶入喉,總能緩解我對他們的思念之情。
道光十七年,我的天祖吳日三公,肩負朝廷使命,帶著祖上府城延陵堂的祖宗牌位,自福建洛溪渡海來到府城,至今已歷一百八十七個寒暑,這期間時而烽火交織,時而暗潮洶湧,時而風平浪靜,但若加上臺灣民主國,政權更迭,幾達四次之多;在日據時代,則因為日本人開設的西村商會向曾祖父吳燮堯公承租倉庫,使得阿公吳棟樑公因緣際會入社工作,而在一九四五年後成為改組後由「五個中國人所經營的『伍中行』」骨幹,並在一九八○年代只差一步,就能夠將老店注入新生命成為臺灣便利商店鼻祖,而爸爸則在政界奉獻一生,從連主席、水公、黃市長以及蔣方智怡女士等推薦序中,都能看得出來父親生前「但問自己耕耘是否認真,不求收穫有所回報」的苦幹實幹精神。而上述三位長輩不約而同對我有所期許,鼓勵我除了好好繼承家業之外,也該聚精會神在文化傳承上。在這方面,所指的就是我將伍中行南北貨的成千上百產品中選出,並投入全部心血的茶葉,在回顧家族故事與自我責任之時,我往往想起更宏觀的歷史背景,希望在伍中行老店建築成為市定古蹟永久保留給後人,還有我正在進行的茶葉認證系統之外,還能更深入地做些什麼。
就像本書貼切的書名副標,我雖是當之無愧的富六代,但富的不是金錢,而是富有相關文化的知識;同時我無疑地也是負六代,因為在過去十幾年間,我深知自己肩負重責。所以,我在YouTube 上製作過茶葉相關的短視頻與伍中行形象影片;多次在兩岸接受電子媒體與傳統紙媒之專訪,希望藉由大眾傳播工具的平台,以幾分鐘時間或幾頁的篇幅傳達給閱聽人,同時間,我還在大陸的微博公眾號與微信小程式上開有以﹁延陵堂主人﹂為名的帳號,配合時令或節慶,以多樣性的話題,傳遞茶的文化與美學,且廣受好評,也舉辦過探討茶道的茶會,但是我總覺得這還不夠,我一直希望的,是再以文字留下紀錄—— 必須出一本書。
要出一本有意義有深度且好讀的書,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感謝主!有「出色文化」的陳社長,以及她旗下的優質編輯團隊,出色地製作;也有作者裴凡強在酷暑盛夏每天事無鉅細地密集採訪,才得以大功告成,就以此序一併道謝,當然也要再次向為本書撰寫推薦序的連主席、許水德水公、黃市長大洲以及蔣方智怡女士,致上誠摯謝悃,只可惜慢了幾步,沒能在水公生前成書親手奉上。
時代不是誰的時代,時代屬於每個人。在這本書中,出現的人事物,有屬於我們先人的已逝時代,你我正在生存的當代,還有將來的後代—— 當下就是未來的歷史,能留下這本書為過去一百八十七年的見證,雖然「終不似,少年游」,但仍深感快慰,僅以此書,獻給天祖父吳日三公以降的先祖在天之靈。